Pilcher先生在过去的43年中一直从事油漆和涂料行业,具有各种技术、生产和营销能力。George Pilcher曾在阿克苏诺贝尔涂料公司担任美国和中国的螺旋和挤压涂料技术总监,2005年从那里退休后,他担任巴斯夫北美工业涂料业务部的管理培训师,随后2007年加入全球领先的战略管理咨询机构Chemquest Group任副总裁,专注于涂料和粘合剂行业。 Pilcher先生在美国和欧洲的众多技术期刊上发表了30多篇受邀论文,并撰写或合著了多个书籍章节。
Pilcher先生是《化学战略伙伴关系/CMS论坛2009年行业报告》的作者,还撰写了《美国涂料和涂料行业市场分析》(2010-2015)以及该书从2012年至2017年的最新版本,。皮尔彻先生是唯一一位被选为德国格塞尔沙夫特化工公司油漆和颜料部门选为荣誉“通信院士”的美国人。他是美国涂料协会奖委员会主席,同时还担任鲁恩奖评选委员会、《涂料技术与研究》杂志编辑审查委员会和涂料顾问委员会。
王立平,1980年生。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省海洋材料与防护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和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现任宁波市市委候补委员、浙江省团省委委员和浙江省青联常委,宁波市青联副主席。一直从事特殊环境下材料多因素损伤、表面多途径延寿设计的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主持完成了科技部973课题、863项目及国防重点项目等20余项重要项目。研制的系列功能防护涂层首次应用于航天涡轮动力系统、冲压发动机、超音速飞行器及高温气冷堆等极端环境下的关重件,成功解决了核心件的防护与强化一体化重大技术难题。设计发展的系列海洋重防腐涂料、海洋耐磨蚀涂层等在海洋工程、临海航天装备领域获得成功应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8件,其中已授权40件,其中22件已经获得成功转移转化。出版中文专著2部,发表SCI论文180篇,SCI他人引用3000余次。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1)、“全国创新争先奖”、 中国好设计银奖,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杰出青年学术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青年科技成就奖和摩擦学分会摩擦学青年学者奖。
马春风,博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香江学者”、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国际海洋材料保护研究常设委员会(COIPM)委员、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海洋污损防污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涂料》杂志编委。主要从事海洋防护涂料(防污、防腐)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近20年的防腐从业经验,在防腐涂装施工、金属防腐、涂装质量控制、防腐标准及防腐设计等方面经验丰富。现任SSPC-CN主席、中国化工学会第九届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委员、CSTM化工材料领域委员、CSTM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涂装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理事会副理事长等职。
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现担任上海巴德士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总监。30多年专注涂料技术研发工作,尤其在木器漆领域造诣深厚。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发明了4项专利。10年来,带领上海巴德士研发中心技术团队攻克一个一个技术难关,多次荣获公司奖励,2017年获得公司杰出贡献奖。
担任科技部首批“十三五”国家重点发展项目“电动汽车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总负责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战略联盟专家委员,担任SAE-TongJi汽车智能驾驶国际会议组委副主席和技术专家委员会主席等。同时,担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智能交通分会秘书长;他是连续三届美国SAE汽车智能网联国际学术会议组委会主席
演讲方向:轨道交通车辆用水性涂料趋势报告
从2005年-至今从事绿色建材的研究与评价工作,特别在绿色生态环境功能材料(硅藻泥壁材、贝壳粉壁材、生态功能砂浆)等领域开展市场调研和推广工作。并参与制定《绿色建筑评价》、《硅藻泥装饰壁材》、《建筑材料吸放湿性能测试方法》、《调湿功能室内建筑装饰材料》、《负离子功能建筑装饰材料》、《室内空气净化功能涂覆材料性能》、《建筑材料除臭测试方法》等11项行业标准工作,标准的实施推动生态壁材产品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曾在英国剑桥大学与英国卢瑟福国家实验室工作20年。2009年入选第二批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全职回国加入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创建了国内首个印刷电子研究中心。从事电子墨水合成、印刷电子工艺与装备开发、印刷电子应用研究,包括印刷柔性太阳能电池、印刷薄膜晶体管、印刷发光与显示、印刷柔性可拉伸可穿戴电子等应用领域。自回国以来已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中英文专著4部,申请发明专利60余件。主导研发的印刷纳米银金属网栅柔性透明导电膜技术已在国内触摸屏龙头企业实现大规模产业化,该项技术的核心专利获2014年中国专利金奖。
钟强锋,化学工程硕士,曾与日本旭化成电子材料研发部原总经理藤川先生一起从事聚酯薄膜涂布产品开发工作10余年,申请专利17项;现任广州市广传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技术经理。
1996年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1996-1998年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后。现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绿色印刷重点实验室主任,杰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中国真空学会、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感光学会、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理事,中国颗粒学会名誉理事;国际电工协会印刷电子工作组专家。主要从事光电功能材料、纳米材料与绿色印刷技术研究。已发表SCI 收录论文300余篇,主持和参加编写英文专著10 部,中文专著2部;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80余项,美国、日本、欧盟、韩国等授权发明专利24项。获 2008年和2005 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6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先后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化学会-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中科院杰出青年、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毕昇印刷技术奖和中华印制大奖等。入选首批科技北京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组部万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
毕业于青山学院大学。1994年进入GSM集团营业部,后一直从事于销售工作。先后被公司调任上海办事处、深圳办事处,目前统管整个GSM集团的全球市场与销售业务。
本人毕业于大阪大学大学院有机化学专业。毕业后,进入三洋化成工业有限公司研发部。半年后,转到圣诺普科有限公司研发部涂料涂层组,专注于消泡剂,分散剂的研发。至今参与开发的产品超过10个。现转入新市场开发部,致力于中国水性工业漆的开发。
陆敏庆先生2014年加入德国明凌化学,现作为市场销售经理主要负责水性添加剂如增稠剂,分散剂,消泡剂,润湿/流平剂等在大中华区的产品技术推广应用。其在添加剂领域有超过15年以上的经历并在相关应用领域也有丰富的经验。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
硕士学历
2015年加入上海昕特玛化学品有限公司,从事水性丙烯酸乳液产品的应用开发和技术服务工作。
在涂料领域从业10年有余,期间主要从事水性木器漆的配方研究与开发,对水性丙烯酸乳液和相关助剂等在水性防火,水性工业漆及水性木器漆行业中的应用具有丰富的经验。
现担任佐敦涂料(张家港)有限公司技术市场经理兼技术培训经理,曾担任国际油漆技术培训经理和客户支持经理。FROSIO三级检验员、NACE CIP三级检验员、NACE CIP特聘讲师,SSPC“Train The Painter”培训师,拥有24年船舶与海工及钢结构的涂层防腐经验。
• 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观察员;
• 《涂层与防护》编委委员(2019-2021年);
• 中国钢结构协会防火与防腐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 NACE炼化防腐蚀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NACE STAG P72);
• 上海市闵行区腐蚀科学技术学会理事;
• 曾参与编写和翻译多项国标、行标和国际标准;
崔铮,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印刷电子中心研究员。曾在英国剑桥大学与英国卢瑟福国家实验室工作20年。2009年入选第二批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全职回国加入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创建了国内首个印刷电子研究中心。从事电子墨水合成、印刷电子工艺与装备开发、印刷电子应用研究,包括印刷柔性太阳能电池、印刷薄膜晶体管、印刷发光与显示、印刷柔性可拉伸可穿戴电子等应用领域。自回国以来已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中英文专著4部,申请发明专利60余件。主导研发的印刷纳米银金属网栅柔性透明导电膜技术已在国内触摸屏龙头企业实现大规模产业化,该项技术的核心专利获2014年中国专利金奖。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工业漆水性双组分负责人
广州锐聚化工创始人之一,长期从事精细化工行业的技术、管理和销售工作,自2015年初开始组建团队进行有机硅防涂鸦助剂剂项目的开发和应用以及市场推广的工作,目前此项目已成功应用于多个领域;另外,应市场需求,单末端的丙烯基有机硅改性单体自去年推出市场以来,得到了许多高校,行业专家以及企业的关注,经过半年的改进以及实际应用,得到了部分特殊乳液和树脂生产厂家的赞誉。
目前就职于亨斯迈化学研发中心,担任亚太区技术服务经理。自2006年加入亨斯迈以来,他先后从事聚氨酯和环氧涂料的开发及应用工作,具有丰富的经验。
具有近30年的化工行业经验,20年的涂料、油墨、胶粘剂相关助剂、树脂行业经验,目前在海名斯特殊化学就任北亚区资深技术经理,主要负责涂料、油墨、胶粘剂、皮革等行业用树脂及助剂产品的技术支持。
BYK华东区销售经理,主要负责华东区汽车行业内客户颜色和外观相关设备的技术支持工作,协助客户颜色和外观标准管理。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党委书记;上海市环境保护化学污染物环境标准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主任
立邦涂料从事3年技术工作,科莱恩助剂部门和颜料部门从事工作8年。现任杜普利中国总经理一职。
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硕士。在涂料行业从业多年,从事产品开发,应用技术研究等。目前就职于沙索(中国)化学有限公司,任高级技术支持工程师,负责表面活性剂产品在涂料,乳液聚合等行业的应用研究及技术支持。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教授。教学科研, 积极推进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联合中涂协会,作为副主编或主编建设了中国第一套涂料工程本科用教材(8本);作为专业建设负责人成功创办中国首个“涂料工程”本科专业;作为学校使者联合EMU等国际涂料与涂膜工程专业建设了涂料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通道;作为受托人,联合吉人高新创办了中国首家“吉人涂料工程学院”;作为教学科研的一线教授,用10年时间,引导推进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涂料工业学院的设立和中国涂料工业大学的快速建立。
湖南师范大学 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二氧化硅的合成研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