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活动已结束,注册已经关闭。IFMS国际电影音乐协会中查看更多活动
曾子建

曾子建

资深现代舞蹈老师、制作监制,香港知名接触即兴舞者。1994年加入城市当代舞蹈二团,创作及参演多个外展演出。1996年创办霹雳拍勒身体剧场,1999-2000年为香港上环文娱中心驻场舞蹈组织。

2016年移居北京,为北京协力国际学校、北京接触即兴、欧艺博舞蹈学校、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北京民生美术馆、北京侯莹舞蹈剧场,教授接触即兴、创作舞、亲子舞蹈、现代舞等等。

曾氏1997年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曾是多届学生会主席。1998-2001年为香港芭蕾舞团统筹多个多媒体舞蹈教育计划。1999年创立艺术学校『舞蹈家』,十年里培育十多位年青人,进入香港演艺学院成为专业舞者,并制作十多个大型联校舞蹈演出。2000-2016年每年为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策划及制作舞蹈节目,推广现代舞即兴及接触即兴。2002年先后两次到访北京舞蹈学院,应张守和教授的邀请教授现代舞接触即兴技巧。

曾氏也为国际知名品牌策划商业艺术活动,先后为路易‧威登LV(LouisVuitton)、古琦Gucci、诗韵TheSwank、安利Amway、宏利金融、永明金融、惠康超市、镇金店、香港机场管理局等数十个国际知名品牌及企业制作演出、宣传推广活动、团队沟通培训等等。

铁阳

铁阳

音乐制作人/作曲/音乐旅人,生长于中国南方的雪山,受纳西民族敬雪山文化和家庭影响,自小生活与自然链接深厚。后来到北京探索音乐创作,与自闭症小孩、视障人士用音乐的方式相处,长期探索学习接触即兴。后前往南美声音采风到玻利维亚高原、亚马逊雨林深处,短驻土著部落采风,独自在安第斯山脉南端的智利、巴塔哥尼亚高原的阿根廷冰川徒步露营记录自然之音,在印度尼西亚记录甘美兰音乐。热衷于探索不同地域的人类音乐文化、自然声响。目前正在进行第二张音乐专辑的制作。

■ 音乐作品:「发光的海」

■ 音乐专辑:「地球的声带」系列音乐故事作品

■ 独立动画音乐创作:「Day,the Chef」(熊舒予导演,入围欧洲多个国际动画节)「The Belly Bared Boy」(雷磊导演,瑞士Swatch艺术家项目)

■ 肢体剧作品音乐创作:「间」(吴姗姗导演)「鲸落」(陈欣頔导演)

■ 音乐制作专辑和现场音乐总监:「孤独的梦想家」「童年归途」(王小洋)

邹頔

邹頔

音乐制作人、作曲,擅长交响乐编配写作,生长于四川泸州。2013~2014美丽中国国家大剧院音乐会交响乐总谱编配。

■ 电影配乐作品:《没有萤火虫的夏天》《爱的钟声》《脊柱医生》《树杀》

■ 音乐制作作品:张碧晨《梦幻诛仙》阿兰《回望》《天地问剑》

■ 音乐总监:《纪录中国》纪录片颁奖盛典

范瀚文

范瀚文

香港人,曾就读于清华美院设计系,现为职业艺术家,设计师。

瀚文现时生活在香港和北京,幼年的瀚文在国际学校学习,并且经常到博物馆参观临摹。瀚文在法国时就非常喜爱美术,九岁时随着家庭返回香港,又继续在一家艺术中心系统学习绘画,十多岁就可以画非常逼真的超写实作品,并且喜爱读书和设计,2004年考入清华美院设计系——国内最好的系科之一。

他的这组作品使人想到“符号的灵动”,色调完整,质感高级,主要元素是一些有趣的符号:十字架、汉字偏旁、逗号、葫芦、胶囊、糖葫芦、闪电、印章、箭头……依稀可见身边的形象,但都通过他平面设计师的眼光变成了规整的形状,通过不同的线条勾连,又藉由色调的变化传达了不同的情绪,耐人寻味,甚至是通过其中的组合和碰撞使人思考,或者是回忆。瀚文的作品和丝巾,使我联想到日本的著名艺术家村上隆的太阳花,甚至是爱马仕的丝巾艺术,但其中深深的不同是——他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元素、85后的时代符号和灵动的精神。

他的创作过程可谓如醉如痴,身边有随手带速写本的习惯,看到了有趣的符号或局部通常会画下来,通过进一步酝酿或描绘确定为基本元素,迄今有四五十个形状。然后通过电脑不断调整,有时在梦中也在创作,直到实现了自己满意的效果。每一件作品的创作时间不一定很长,但都很认真,从2009年至今,六年下来才确定20余幅作品。有一部分采用了55cm见方的尺寸,有一部分是直径为40cm的圆形,还有一部分印制在90cm见方的高级丝巾材质上,也有一部分是从电脑作品再还原到布面丙烯的手绘方式上,其中不变的是美感的塑造,用艺术甚至符号传达情感,提升灵魂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