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多种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已历时1个多月。中美贸易战越演越烈,不仅中兴、华为等中国科技行业的全球领军企业受到制裁和处罚,国内的钢铁、煤炭、大豆等行业都因 "贸易战"而迎来了一场 "倒春寒"。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又称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自2014年开始推动PPP改革,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实践,PPP市场已如火如荼。目前国内很多企业都有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走出去"的企业战略已经不再是着眼美国市场,而是放眼全球。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但是许多PPP项目投资金额大,回收周期长,政策等非市场因素多,融资已经成为企业走出去的最大障碍。
PPP模式可否帮助中国破解眼前的困境?面对国内外的压力,PPP模式可否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中帮助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另辟蹊径?究竟应该如何解读中美之间发生的贸易纠纷?一场贸易战必不可免?全球经济局势发生的巨变,中国手里握有哪些底牌?
5月17日,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携手FT中文网,邀请到来自学界和业界的知名专家,探讨社会资本参与PPP模式在"一带一路"大环境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着力破解当前PPP领域的融资和收益模式,及对中美贸易战进行精彩解读。